国产不卡福利-国产不卡高清-国产不卡高清在线观看视频-国产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-九九干-九九国产

歡迎來到山東競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!
銷售咨詢熱線:
15666889252
Article技術文章
首頁 > 技術文章 > GNSS邊坡監測系統在露天礦邊坡穩定性預警中的實踐

GNSS邊坡監測系統在露天礦邊坡穩定性預警中的實踐

更新時間:2025-09-05瀏覽:24次

  【JD-WY2】【競道科技地質災害監測設備,北斗定位高精度監測,提前預警,守護地質安全!多規格多型號,廠家直發,更多優惠,歡迎垂詢問價!!!】。

  GNSS 邊坡監測系統在露天礦邊坡穩定性預警中的實踐

  一、露天礦邊坡監測的特殊性與挑戰

  露天礦作為典型的大型人工開挖工程,其邊坡具有高度大、范圍廣、地質條件復雜的特點,且受爆破作業、礦石開采、降雨滲透等因素影響,邊坡巖體易發生漸進式變形,一旦失穩將引發滑坡災害,不僅會導致設備損毀、生產中斷,更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。與公路、鐵路邊坡相比,露天礦邊坡監測面臨三大核心挑戰:一是邊坡動態變化頻繁,爆破震動會導致巖體瞬時位移,需監測系統具備高采樣率以捕捉瞬時變形;二是作業環境惡劣,粉塵濃度高、電磁干擾強,對監測設備的抗干擾能力要求嚴苛;三是監測范圍廣,單個露天礦邊坡長度常達數千米,需實現大范圍、高密度的監測覆蓋,傳統人工測量手段難以滿足實時性與連續性需求。

  在此背景下,GNSS 邊坡監測系統憑借全天候、高精度、實時連續的技術優勢,成為露天礦邊坡穩定性預警的核心技術手段,可有效彌補傳統監測方法的短板,為露天礦安全生產提供關鍵技術支撐。

GNSS 邊坡監測系統

  二、露天礦 GNSS 邊坡監測系統的定制化設計

  針對露天礦的特殊需求,GNSS 邊坡監測系統需進行定制化開發,重點圍繞硬件選型、布設方案與預警機制三方面構建:

  (一)抗干擾硬件架構

  硬件系統采用 “多模 GNSS 接收機 + 高增益抗干擾天線 + 工業級數據傳輸終端" 的配置。接收機支持北斗、GPS、伽利略多系統融合定位,采樣率提升至 10Hz~20Hz,可精準捕捉爆破引發的瞬時微位移;天線選用防塵、防腐蝕的高增益扼流圈天線,搭配金屬屏蔽罩減少電磁干擾,確保在粉塵彌漫、機械轟鳴的礦場環境中穩定接收信號;數據傳輸終端采用 “5G + 工業以太網" 雙模傳輸,5G 網絡滿足偏遠礦區的數據實時回傳需求,工業以太網則實現與礦山生產調度系統的無縫對接,便于數據共享與協同決策。此外,設備供電采用 “太陽能 + 鋰電池 + 柴油發電機備份" 模式,適應露天礦無穩定市電、晝夜溫差大的環境,保障系統全年連續運行。

  (二)分層式布設方案

  結合露天礦邊坡 “臺階式" 開挖特征,采用 “基準站 + 監測站 + 復核站" 的分層布設方案:在礦場周邊穩定基巖區域布設 1~2 個基準站,用于提供高精度差分定位基準,消除電離層、對流層延遲誤差;在邊坡各臺階平臺、坡頂及坡腳關鍵區域,按 50~100 米間距布設監測站,重點覆蓋爆破作業區、地下水富集區等風險點;在邊坡中部變形敏感區域增設復核站,采用雙機備份模式,避免單點設備故障導致的數據缺失。布設過程中,所有設備均安裝在 3 米高的鋼結構支架上,避開礦用卡車通行路線與爆破影響范圍,同時配備防雷接地裝置,抵御露天礦常見的雷雨天氣干擾。

  (三)分級預警機制

  基于露天礦邊坡變形規律,建立 “三級預警" 機制:一級預警(藍色)對應邊坡日均變形速率 0.5mm~1mm,系統自動推送提醒信息至礦場安全管理部門,啟動加密監測;二級預警(橙色)對應日均變形速率 1mm~3mm,觸發聲光報警,調度中心通知作業區域人員、設備撤離至安全區域,并暫停爆破作業;三級預警(紅色)對應日均變形速率超 3mm 或單次爆破后位移超 5mm,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,封閉邊坡作業面,組織全面排查與加固處理。預警閾值通過礦場歷史變形數據與數值模擬計算確定,確保預警的科學性與準確性。

  三、實踐應用案例:某大型露天鐵礦的監測實踐

  以我國北方某大型露天鐵礦為例,該礦邊坡最大高度達 120 米,共分為 8 個開采臺階,歷曾發生 3 次小型滑坡事故,嚴重影響生產進度。2023 年,該礦引入 GNSS 邊坡監測系統,布設 1 個基準站、22 個監測站與 3 個復核站,實現全邊坡覆蓋監測,監測周期為 12 個月。

  系統運行期間展現出顯著實踐效果:一是監測精度與穩定性達標,水平位移精度 ±2mm,垂直位移精度 ±3mm,數據有效率達 99.2%,即使在爆破作業時段,設備仍能穩定采集數據,成功捕捉到爆破后邊坡 0.8mm~1.2mm 的瞬時位移;二是提前預警邊坡風險,運行第 8 個月,15 號監測站(位于第 5 臺階爆破區附近)日均變形速率從 0.6mm/d 升至 2.1mm/d,系統觸發二級預警,礦方立即暫停該區域作業,組織地質人員現場核查,發現臺階巖體出現 2 條長度約 5 米的橫向裂縫;三是指導應急處置,基于系統提供的變形趨勢數據,礦方采用 “錨桿 + 錨索 + 噴漿" 的聯合加固方案,加固后 15 號監測站變形速率回落至 0.3mm/d 以下,邊坡恢復穩定,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千萬元損失的滑坡事故。

  此外,系統還與礦場生產調度系統實現數據聯動,當監測數據異常時,調度系統自動調整開采計劃,減少對高風險區域的擾動,實現 “監測 - 預警 - 處置" 的閉環管理,全年該礦邊坡事故發生率同比下降 100%,開采作業效率提升 8%。

  四、實踐中的問題與優化方向

  盡管 GNSS 邊坡監測系統在露天礦實踐中成效顯著,但仍存在兩方面不足:一是天氣下信號穩定性待提升,冬季暴雪覆蓋天線時,會導致信號遮擋,數據中斷時長最長達 4 小時;二是多源數據融合不足,當前系統僅依賴 GNSS 數據,未與邊坡滲壓監測、應力監測數據聯動,難以全面評估邊坡穩定性。

  未來優化可從兩方面推進:一是升級硬件防護,為天線加裝自動除雪裝置與加熱系統,避免冰雪遮擋,同時研發粉塵自動清潔功能,減少粉塵對信號接收的影響;二是構建多源數據融合平臺,整合 GNSS 位移數據、滲壓數據、應力數據,引入機器學習算法建立綜合穩定性評估模型,進一步提升預警的準確性與前瞻性,助力露天礦邊坡安全管理向 “主動預防" 轉型。

  五、實踐總結

  GNSS 邊坡監測系統通過定制化設計,能夠有效適配露天礦惡劣的作業環境與復雜的監測需求,在穩定性預警中發揮 “監測精準、預警及時、處置高效" 的核心作用。上述露天礦實踐案例證明,該系統不僅能降低邊坡災害風險,更能保障生產連續性,為露天礦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,具備在全國大型露天礦推廣應用的價值。


 

郵件聯系我們:1769283299@qq.com

掃一掃,關注微信服務號
©2025 山東競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備案號:魯ICP備20021226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