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WY2】【競道科技地質災害監測設備,北斗定位高精度監測,提前預警,守護地質安全!多規格多型號,廠家直發,更多優惠,歡迎垂詢問價!!!】。
GNSS 位移監測儀的開發及在公路邊坡中的應用
一、GNSS 位移監測儀的開發目標與技術要點
公路邊坡多位于山區,面臨降雨沖刷、車輛震動、地質構造活動等影響,需 GNSS 位移監測儀具備小型化、低功耗、抗干擾、高精度四大核心特性。開發過程圍繞硬件架構、軟件功能、防護設計三大維度展開:
(一)硬件架構優化
采用 “多模 GNSS 芯片 + 輕量化主板 + 集成化模塊" 設計:選用支持北斗三號、GPS、GLONASS 的多模定位芯片,定位精度達水平 ±2mm、垂直 ±3mm,采樣率可在 1Hz~10Hz 間靈活調整,滿足公路邊坡細微變形捕捉需求;主板集成數據采集、存儲、傳輸功能,體積壓縮至傳統設備的 1/3(長 × 寬 × 高 = 15cm×10cm×8cm),適配公路邊坡狹窄安裝空間;供電模塊采用 “太陽能電池板 + 鋰電池" 組合,鋰電池容量 10000mAh,低功耗模式下續航可達 15 天,解決山區無市電供電難題;數據傳輸模塊支持 4G/5G 與 LoRa 雙模,4G/5G 保障實時數據回傳,LoRa 適配信號薄弱區域短距離組網,確保數據不中斷。
(二)軟件功能定制
開發專屬數據處理軟件,核心功能包括:一是實時誤差修正,內置電離層、對流層延遲動態修正模型,結合公路邊坡地形數據(如坡度、坡向)補償多路徑效應,將定位誤差進一步降低 15%~20%;二是分級預警,預設公路邊坡安全閾值(日均變形速率>1mm 觸發黃色預警,>3mm 觸發紅色預警),超標時自動通過短信、平臺推送預警信息至養護部門;三是數據可視化,支持位移曲線、邊坡變形熱力圖實時展示,便于管理人員直觀掌握邊坡穩定狀態。
(三)防護性能強化
針對公路邊坡多雨、粉塵多、車輛震動大的環境,監測儀外殼采用 IP67 防水防塵材質,抗沖擊等級達 IK08;天線加裝防雷接地裝置,耐受 10kV 直擊雷;設備底部設計可拆卸固定支架,適配邊坡混凝土基座、鋼構立柱等多種安裝場景,確保長期穩定運行。
二、在公路邊坡中的應用實踐
(一)監測儀布設方案
結合公路邊坡風險等級差異化布設:高風險邊坡(坡高>30m、巖層破碎)每 50m 布設 1 臺監測儀,重點覆蓋坡頂、坡腳及裂縫發育區域;中低風險邊坡(坡高 10~30m、土質穩定)每 100~150m 布設 1 臺,形成 “點 - 線 - 面" 結合的監測網絡。布設時避開公路紅線內車輛通行干擾區,天線安裝高度不低于 2m,確保視野無遮擋。
(二)應用案例:某山區高速公路邊坡監測
某山區高速公路 K23+500~K23+800 段邊坡為粉質黏土邊坡,坡高 28m,歷曾因暴雨發生小型滑塌。2024 年 3 月,該路段部署 12 臺定制開發的 GNSS 位移監測儀,開展為期 6 個月的監測應用。
應用:一是精準捕捉變形,監測期間 5 號監測儀(位于邊坡中部)在 4 月暴雨后出現持續變形,日均變形速率從 0.3mm/d 升至 1.2mm/d,系統觸發黃色預警;二是支撐應急處置,養護部門根據監測數據,及時對該區域采取 “截水溝疏通 + 錨桿加固" 措施,1 個月后變形速率回落至 0.2mm/d 以下,避免邊坡失穩影響公路通行;三是降低養護成本,相比傳統人工巡檢(每月 2 次,單次成本 5000 元),監測儀實現 24 小時自動監測,半年節省養護成本 4.5 萬元,同時避免人工巡檢的安全風險。
此外,監測儀數據與公路養護管理平臺實現對接,管理人員通過平臺可遠程查看實時數據、歷史趨勢,無需現場值守,大幅提升管理效率。
三、應用總結與展望
定制開發的 GNSS 位移監測儀,通過硬件小型化、軟件智能化、防護強化設計,適配公路邊坡復雜應用場景,在精度、穩定性、易用性上均滿足公路養護需求。未來可進一步優化:一是開發多傳感器集成版本,融合傾角、滲壓數據,實現更全面的邊坡狀態監測;二是引入邊緣計算技術,在監測儀本地完成數據預處理,降低數據傳輸量與延遲,為公路邊坡安全監測提供更高效的技術支撐。
郵件聯系我們:176928329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