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NQ14】【競道科技農業自動氣象環境監測設備,助力農業發展,高標準農田建設、氣候研究、智慧農業項目設備一站購齊,更多優惠,歡迎詢價!】。
一文讀懂農業自動氣象站:功能、安裝與田間應用全指南
在智慧農業加速推進的當下,農業自動氣象站已成為農戶精準管理農田的 “標配工具"。它能自動采集、傳輸氣象數據,為農事決策提供科學支撐。不少農戶想了解其功能、安裝方法與田間應用,這份全指南將逐一解答,助你快速掌握核心要點。
一、核心功能:覆蓋農業生產全需求
農業自動氣象站的功能圍繞農田關鍵環境參數展開,可滿足不同作物、不同場景的監測需求。基礎功能包含氣象要素監測,如溫度(精度 ±0.3℃)、濕度(精度 ±3% RH)、光照強度(可測 0-20 萬 lux)、降水量(分辨率 0.1mm)、風速(0-60m/s)、風向(8 方位或 360°),每 10-60 分鐘自動采集一次,數據誤差遠低于人工觀測。進階功能則針對作物生長特性,新增土壤監測(土壤溫度、濕度、電導率)和環境輔助監測(二氧化碳濃度、大氣壓力),比如溫室大棚中,可通過二氧化碳數據調整通風或施肥,山地果園則能借助土壤濕度數據規劃灌溉。此外,所有型號均具備數據傳輸與預警功能,支持 4G / 北斗 / 藍牙傳輸,農戶在手機 APP 即可查看實時數據,當出現高溫、暴雨等異常天氣時,系統會提前 1-3 天推送預警信息。
二、安裝要點:3 步搞定,適配多場景
農業自動氣象站安裝無需專業工程隊,農戶可自行操作,關鍵是選對位置、做好固定。第一步選址:需避開遮擋物(如大樹、房屋,距離應大于 5 倍高度),避免低洼積水區或陡坡,平原農田選地塊中央,溫室大棚選通風良好的過道旁,確保監測數據能代表整塊區域的真實環境。第二步組裝固定:先將傳感器(如溫濕度傳感器、雨量計)按說明書安裝在支架對應位置,傳感器高度需符合規范(如風速傳感器距地面 1.5-2 米);再用水泥基座或地錨固定支架,山區風大區域建議增加配重,防止支架傾倒;最后連接主機與電源(支持太陽能 + 鋰電池供電,無需拉電線),開機后通過 APP 完成設備聯網。第三步調試校準:聯網后需核對傳感器數據,比如用標準溫度計對比溫度數據,若誤差超過標準值,可在 APP 中進行校準,確保數據準確后即可投入使用,整個安裝過程約 1-2 小時。
三、田間應用:精準指導全周期農事
在實際田間管理中,農業自動氣象站的應用貫穿作物生長全周期。播種期,可根據溫度與降水數據確定播種時間,比如玉米需地溫穩定在 10℃以上,氣象站可實時監測地溫,避免因低溫導致爛種;生長期,通過土壤濕度與光照數據調控水肥,當土壤濕度低于 60%(不同作物閾值不同)時,自動觸發灌溉提醒,結合光照強度調整大棚遮陽網,提升光合效率;病蟲害防治期,利用溫度濕度數據預測病蟲害發生風險,如蚜蟲適宜在 20-25℃、濕度 60%-70% 環境繁殖,當數據接近該區間時,提前噴灑預防藥劑,減少農藥使用量;收獲期,依據降水與風速預警安排采收,比如小麥收割前若有暴雨預警,可提前組織人力搶收,避免麥穗發芽。以河南小麥種植戶李師傅的案例為例,安裝自動氣象站后,他通過數據調整灌溉次數,每畝節水約 80 立方米,病蟲害發生率降低 20%,每畝增產 150 斤,真正實現了 “數據換產量"。
掌握農業自動氣象站的功能、安裝與應用,就能讓農田管理從 “憑經驗" 轉向 “靠數據"。無論是規模種植戶還是中小農戶,都能借助這一工具降低氣候風險、提升種植效益,為智慧農業實踐打下堅實基礎。
郵件聯系我們:1769283299@qq.com